2012年8月6日 星期一
[大肚婆手札] F2在美懷孕保險與社會福利
圖片來源
在美國懷孕的這段時間受到了不少人的幫忙,在網路上也獲得了很多有用的資訊,
想想也許有很多新手爸媽像我們一樣在一開始總是手足無措,
決定也來寫寫自身的經驗做些回饋。
[F2在Colorado的保險/產險問題]
個人醫療險
剛到美國的時候聽到不少在美國醫療的天價帳單故事,
就知道在這裡不管怎樣一定要有保險,免得為了省小錢而讓自己陷入傾家蕩產的危險。
我們一開始的保險首選是跟著林桑保學校的學生眷屬保險,
查了資料之後才知道雖然學校保險涵蓋完全,但價格也十分可觀,
一個學期的保險費用逼近三千美金,算起來一個月要八百多美金的保險費對我們來說實在是負擔太大,
所以就放棄了這個選項。
決定自己在外保險後第一個工作就是要先弄清楚美國的保險與理賠規則,
美國的保險各州政策不同,保險的系統也是五花八門,
在這邊分享幾個部落格主的精心整理的美國保險內容說明,我自己就不班門弄斧了。
1.Ben, Cynthia, Katie & Carlos' Blog
2.美國生活筆記本
3.小欣的部落格--我的美國生活
最後我選擇的保險公司是小欣部落格裡面提到的Anthem Blue Cross and Blue Shield,
也和她說到很友善的加州業務員聯絡,才知道原來美國保險不一定能跨州購買,
我所選擇的方案"ClearProtection 3300"在加州因為不含產險所以價格相對便宜,
而Colorado的政策是婦女保險一定要加上產險保單,所以收費也較貴。
雖然加州的業務員沒辦法做到我的生意但仍舊很熱情地為我回答所有問題,
並且主動提出若我在之後保單理賠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打電話給他們,真的揪甘心。
加州的業務員連絡方式如下:DERRICKSHEN@allstate.com,KayYang@allstate.com
若有住在加州的人有需要可以和他們聯絡。
這時候就不免怨嘆一下自己為什麼沒有住在加州,不僅方便好吃連保險都可以用中文和業務員溝通,
不像這裡能連絡到的業務員都只能講英文,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
選好了保險方案之後,我和林桑便一起上網開始填資料,
這裡的醫療險不需要體檢但必須回答所有自身醫療病史等問題,要填的表格與回答的問題並不少,
需要一些耐心和時間完成。
填好了表格與收費方式後約7-14個工作天審核通過保險便開始生效,
保險公司也會寄上保單內容與資料,我的保險費一個月約110USD左右,對我們來說還算合理範圍。
需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通常不會接受懷孕後加保,
所以不管有沒有生小孩打算的已婚婦女都建議在美國最好還是先把產險買好,
免得有個萬一便得不償失。
Medicaid社會福利保險
懷孕過後我們開始到醫院進行產檢,醫院也為我們試算了產檢的費用,
扣掉保險公司為我們涵蓋掉的費用我們仍需自行負擔2481USD,需按月先行分期付款,
於是我們又尋找了另一個社會福利保險-Medicaid來看看能不能省些費用。
林桑很快地下載了Medicaid的申請書,
我們便帶著醫院給的懷孕證明、林桑的收入證明到Boulder的Medicaid辦公室進行申請。
由於我不具有美國公民身份,所以Medicaid主要是保我肚子裡面的寶寶,
我適用的方案是Emergency Medicaid,
主要只給付生產的費用,等孩子出生之後保險會直接從我身上轉移到小孩身上。
以一家三口來計算林桑RA的薪水我們很輕易地便通過了收入門檻,
Medicaid也有專門的醫院提供產檢與生產服務,不過我們商量過後仍舊決定留在原本的醫院。
填好了申請書沒多久我便收到了Medicaid的保險卡,
在兩種保險的涵蓋下,醫院試算我們不需要負擔任何費用,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註1)懷孕七週時因出血我進行過一次門診與超音波檢查,
因為不算在固定產檢之內所以醫院額外計費,
我們先付了40USD的掛號費後之後又收到了204USD的帳單,
細看項目與收費內容發現若沒有保險給付費用是1280USD,總算體會到了美國醫療的"高貴",
但醫院隨後說要看看Medicaid會不會幫我們cover,所以目前是否要付這費用仍舊未知。
(註2)20週後接受了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保險給付後我們需要負擔132USD,
算算和台灣自費檢查的價格差不多,還算幸運。
[美國懷孕/生產社會福利]
久住在美國的朋友與同學總說,在美國若你是低收入戶與有錢人你的生活都會獲得保障,
但若你是所得高於低收入戶沒多少的中產階級,生活上相對的就會辛苦一些。
懷孕前對這樣的說法我沒有什麼感覺,直到懷孕過後才深刻體會到這段話的心酸。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 Program(WIC)
WIC Program是一個專門為低收入戶懷孕婦女與嬰幼兒提供服務的社福機構,
提供專業諮詢與食物補給,是非常好的社會福利。
申請Medicaid的時候我們看見隔壁大樓便是WIC辦公室,
便到那去填了申請書預約面談時間。
約莫一週後我們再度回到WIC進行面談,
社工人員(Hathor)審核完我們的收入之後便讓我們觀賞WIC Program的介紹影片,
大致上的意思是希望藉由這個計畫能讓低收入的懷孕婦女在整個孕期中仍能吃得健康並獲得照顧;
看完影片與Hathor談了我的懷孕狀況後,她除了給予很多懷孕的網站資訊與鼓勵,
也為我測量身高體重來決定我的飲食清單。
WIC Program的人員三個月固定與我們作一次面談,
根據我的體重增加幅度與懷孕週數來決定我用WIC Check購買食物的內容與數量,
我們可以拿著WIC Check到附近指定的超市購買清單上指定的食物,每個月的支票約3-4張。
我選擇的飲食清單可以讓我免費拿到的食物有:
豆奶、全麥麵包、豆子/糙米、果汁罐頭、起士/豆腐、蛋、麥片、花生醬以及每月10USD的蔬菜水果,
份量遠遠超過我一個人可以吃得完的份,所以總是要林桑與朋友們幫忙消化,
尤其是豆奶因為我的脹氣嚴重能喝的量實在有限,讓林桑笑說WIC該量的體重不是我的而是他的才對。
除了飲食部份的補給外,在懷孕後期與孩子出生後WIC也會提供哺育母奶的教學與輔導,
也會檢查小孩的體重成長與健康狀態,非常地仔細。
Nurse Family Partnership(NFP)
NFP是護士到府諮詢的社會福利,通常可以透過WIC的人員代為申請,
只要通過低收入戶的門檻的首胎婦女皆符合申請標準。
這個機構會指派固定的護士到家裡為妳解答懷孕的各種症狀,
一開始是一週一次的探訪,接下來則是隔週一次,
在孩子出生後前六週也會每週探訪傳授衛教知識,六週後再轉換為隔週一次,
到府探訪會一直持續到小孩子滿兩歲,是只要有申請的人都非常推薦的一項福利。
Bright Smiles for Bright Futures
美國的牙醫費用驚人,在購買醫療保險時通常也需要額外加保,
這個機溝提供懷孕婦女免費看牙洗牙的服務,若有需要補牙也有500USD的免費額度,
我透過朋友的管道知道這個訊息,但也沒有還沒有用到。
寫了這許多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媽媽們,
一邊寫也一邊感嘆台灣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做到這些社會福利與優惠,
覺得這裡的社會福利除了為低收入戶者省錢之外,更重要的是給予許多正確的觀念與直接的關懷;
像是我自己就覺得WIC的食物補給在用意上比直接給現金好得多,
至少能促進孕媽媽與寶寶們用更健康的方式飲食,也減輕許多疾病的可能性,
在這裡獲益良多的同時也很希望台灣有需要的人也可以獲得這樣的福利與服務,
我想這樣也能夠或多或少提高出生率吧?!
希望每位媽媽與寶寶們都能夠安心度過整個孕期!
標籤: 2012火星寶寶一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迴響:
您好,
看到您分享美国生产保险相关的文章,所以想咨询一下F2身份买保险时候的一些问题,我刚到美国三个星期,准备明年怀孕,所以想尽快买份保险,但是看到说保险要购买一年以上才报销怀孕所产生的费用,然后不知道有哪些可以保险可以买,希望能得到您的回复,谢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