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日本行前很多人告訴我:「京都?看來看去都是廟阿~」
「金閣寺?名氣很大而已很小很讓人失望,不過院子還不錯。」
所以其實有忐忑過,害怕出遊之後發現自己會膩了都是廟的旅行。
不過京都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令我失望,反而會有讓人想要一直玩下去的動力。
<金閣寺>
金閣寺正名為鹿苑寺,建於1397年,屬臨濟宗相國寺派,
1950 年燬於火災,1955 年重建,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鹿苑寺得名自室町幕府時代足利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法名,
義滿死後,依其遺願遂將此處改為禪寺,並以其法名定名為鹿苑寺。
抵達金閣寺的時候太陽很充足,所以看到精緻的金閣寺靜立在池水上,
整個姿態是很耀眼迷人的。
遊客們紛紛朝著自己喜愛的角度拍照,也是一種有趣的景象。
據說沉在池裡的是四方諸侯奉獻的名石,對於石頭我實在沒有什麼研究,
只是出家蓋的禪寺要用金,金的禪寺週邊要放名石,也算是一個好命到極點的和尚。
看著堂內的照片只覺得可惜不能進去參觀,可能是害怕別人偷刮金箔或心情不好又來燒寺吧。
據說金閣寺的迴遊式庭園亦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我對迴遊式與室町時代一點了解都沒有(殘念),但是行走在其間的確是讓人心情寧靜。
楓的三種顏色。
<和菓子>
對和菓子的認識源自於電視冠軍,
覺得那些師傅可以把食物變成大朵的菊花真是有夠驚人的,
挑了金閣寺前的名店日榮軒來品嘗日本的甜點。
裡裡外外的櫥窗放了琳瑯滿目的甜食,友善但害羞的師傅很大方地讓我們照相。
挑了兩個來吃,吃完一個才發現沒有拍照留念,
栗子口味的內餡香濃滑順,沾著小小顆的芝麻真的很香,
日本的甜食果然甜膩,馬上去無所不在的飲料販賣機投茶來配。
<梅小路火車展覽館>
看到火車就知道這是林桑指定的點,
下了公車走了老半天終於抵達,途中還經過了一群熱血年輕人跳著類似救國團的打氣舞,
可是我的腳底板已經不爭氣地痛起來了。
一進到館內,我發現我好像回到了婦幼館的親子空間,
裡面全~~~部~~~都~~~是~~~媽媽與小孩,開心地跑來跑去看模型展覽,
一轉身,發現我身邊一向表現穩重的林桑也變成了呵呵傻笑的小朋友,
眼睛發亮地看著每一個模型、每一個火車懷舊櫥窗,
乖乖地和小朋友一起排著隊玩丟煤炭的遊戲。
(而且變得好喜歡被拍照。)
梅小路火車展覽館曾經是蒸氣火車站,裡面還保留著扇型車庫,
這真的是一種很聰明的發明,讓巨大的火車可以放在車庫中,轉動式鐵軌讓它們隨時待命出發。
一到了室外我就默默地跟著媽媽們在棚子裡面看小朋友玩沙看風景,
林桑則是歡樂地到處去找蒸氣火車拍照,跑來跑去的非常有活力,
幸好他始終記得東寺的露天市集快結束了,很貼心地放棄了乘坐蒸氣火車的機會,
滿足我期待很久的市集行程。
<東寺與露天市集>
東寺始建於公元796年,是古時為鎮護國家而建的寺院,正式名稱為教王護國寺。
東寺內有一座著名的五重塔,初為著名空海和尚所建,
後由幕府德川家光重建,塔高55米,為日本最大規模的古塔建築物。
東寺的每月21號都會有二手和服與古物的露天市集,
剛排行程的時候發現林桑把東寺排在這天,還直呼真是太幸運了,
難得來到日本怎麼可以不逛逛當地的傳統市集呢?
到了東寺之後才發現,露天市集佔地之廣,圍繞著整個東寺滿滿的都是攤子,
已經接近收攤的時間人群還是滿滿的,一到了這裡忘記腳痛,馬上開始找新鮮貨。
腳邊堆滿了都是希奇古怪的東西或是二手和服,也有手工藝品的攤子在叫賣著,
也不乏許多做工精巧的手提袋與小物,買了一盤炒麵分食,
用彆腳的日文殺了價買了兩個錢包,剩下的時間就是走馬看花與收攤搶時間。
沿路穿著十分瀟灑的男士們。
回程中走到傳說中的肉舖來吃牛肉可樂餅,順便坐著讓腳休息一下。好累阿~~~~~
<錦市場之初相逢>
錦市場是京都最著名的市場,有「京都廚房」的美稱,
裡面販賣著各式的食材,也有許多小吃店,是當地京都人買菜的地方。
一扯到吃,當然是我的指定地點。
日本人不曉得是不是都這麼一板一眼,
導覽說錦市場大約下午六點左右關門,裡頭的店家真的很準時六點就收拾乾淨,
他們這樣的準時讓我顧不得腳痛,一看到錦市場的招牌就開始狂奔,
林桑看到一路上喊著「我再也走不動」的人居然跑了起來,
又驚訝又好笑,這是他第一次在後頭追我的步伐。
很可惜的一整條街大部分的店都收光了,
我只好點了一份我不曉得是什麼魚、老闆又自動殺價的串燒來吃,
以安慰我受創的心靈跟腳底板。
滿滿的京醬菜,沒有試吃所以不曉得滋味怎樣。
<彌光庵>
背包客棧推薦的一間純素食餐廳,
這是特別找來讓林桑不至於餐餐吃7-11的飲食景點。
整個餐廳的位置位在巷道之中,非常狹小的入口要不是因為有影印地圖我想這輩子都找不到。
到了入口遲疑了一下,看起來像是民宅的地方不曉得需不需要按電鈴,
但是一開門老闆就親切地說不用脫鞋歡迎我們入坐。
一進去的時候感覺自己似乎進入了異次元空間,
暖色系的燈光、貼著海報與各式宣傳的圍牆,
擺滿東西的小店採用吧台式用餐方式,店裡放著輕快的爵士樂,
吧台上已經有了一對情侶與一個看起來很有氣質的日本女士在用餐。
看了一下菜單,對照日本的物價發現每樣料理都驚人地便宜,500-900日圓的單價讓我對它很有好感,
於是我們點了一份咖哩飯,一個pizza厚片,一上菜之後我們都被餐點的份量給嚇傻了。
各位觀眾,一盆咖哩飯,
濃郁的咖哩香氣配上切碎熬煮很久的的蔬菜,份量十足口味也很討喜。
這是厚片嗎???這是土司山吧~~~
可是麵包香軟鋪在上頭的焗烤蔬菜清甜好吃。
正說著又進來了一整家來自助旅行的英國人,整個吧台的客人開始隨機地聊著天,
然後我們才發現先前進來的一對情侶也是台灣人,而有氣質的日本女士據說是個鋼琴家,
看起來很紳士的英國爸爸是電腦工程師、來自印度的媽媽則是駐印度的眼科醫師,
看起來漂亮極了大約16歲左右的小孩,女生一個學著舞蹈,另一個男孩則是學生,
果真很國際化......一群從世界各地來的旅人,坐在同一個吧台上聊天的感覺,很奇異。
不好意思和他們合照,吃飽了之後我們便和這些剛認識的朋友告別,準備回程。
今天是來日本的第三天,是我們吃得最多也走最多路的一天,
自助旅行雖然累得要死,可是今天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很值得回味。
當然,也是因為有你在身邊。
0 迴響: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