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行千里路,讀萬卷書







大學的時候曾經熱衷於參加某個標榜生活式的美語課程,

每個月一次的English Carnival是四個小時的吃喝聚會,

各種英文級數的人摻在一起,或一起遊戲或分組討論當月主題。


各月的主題我幾乎都忘了,

最有印象的一次是我和一個從美國來台灣開PUB的Ryan試著討論:「行千里路與讀萬卷書何者重要。」

我抽到了支持讀書這方,各國跑透透的Ryan則是用他的方式在說服我遊歷比起閉門讀書來得重要太多。


爭辯到最後Ryan帶點安撫式的口吻對我說:「等妳長大之後妳就了解了。」

聽到這樣的結論,我當然是不甘示弱地在肚子裡面大罵:「今天要不是用英文,我早就#$%&@%*@*...」



然後我真的慢慢長大了,對於行千里路讀萬卷書這句話,也漸漸辨出了滋味




這些年來身邊的人不管有錢沒錢,開始流放到地球各地,有的是長住,有的則是短暫地歇腳;

而書,不管讀或不讀考不考試,年紀也讓我們開始對它們有了更多的渴求



這個暑假我的一個朋友-小昭,悶聲不響地跑去尼泊爾參加一個月的短期志工,

特殊紋飾的紀念品木盒與文字照片,證明她真的有去那個我只有在地理課本看過的國家,

而不是跑去台灣某個地方曬了整月的太陽。


老實說,看完照片給我的感想只有:

「哇塞妳太猛了各種動物在天花板或床邊陪妳入眠的地方妳居然睡了好多天!」

「沒想到平常看起來四體不動的小昭居然這麼會拔草種花!」


但是,她自稱沒什麼智慧的智慧財產權-她的網誌文章,

切切實實地讓我體認到了行千里路讀萬卷書這句話。

有些事情,你不用每個細胞去親身體認,真的得不到這樣的智慧。



以下是我得到作者同意貼上只是渣渣給大家分享的片段,希望能給你們同樣的震撼。



「很簡單的生活,我很喜歡。當然偶爾會無聊不曉得怎麼打發時間。
不過我發現這裡跟台灣的步調差很多,也許待的地方是奇旺小村莊的關係,
在那裡就算沒有電視、電腦、車子,人一樣可以藉由很單純的事物得到快樂,
我常常思考其實人應該也可以保持著胸無大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來過生活,
(我個人所想要的)快樂也可以是一種單純的生活目與想法。
從文明回到原始,剛開始會覺得怎麼什麼都沒有很麻煩;
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其實你需要的東西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裡都有給你,
是你自己有沒有發現它而已。
在那裡晚上沒有雲時,你看到是銀河滿天星和螢火蟲,這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燈光。
是我們發明了電燈才看不見它們的。」


「我發現以前會聽到的在台灣生活很幸福已經不是口號,而且很真切的感受到。
雖然我才在那裡生活了二個禮拜,可是我發現很多東西當你沒有時,
其實你也不一定那麼需要。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裡沒有這些東西時,
你還是有其生活的方式,只是我們已經文明,回不到過去。
或許看在我們眼裡,他們是落後國家。
不過,我倒覺得他們是很pure的在過生活,是一種無慾。
(當然不是所有尼泊爾人都如此,我指的是就我個人看到的部分觀感)
在台灣無論食、衣、住、行永遠有太多的選擇性與便利性提供生活所需,
選擇太多導致想要更多,想要更多逼的我們不得不讓自己處於壓力之中。
當然,處於壓力這也許是身在台灣不得不的一個處境,
只是我們好像怎麼也想不起來讓自己pure一點了。」



小昭,幸好妳只在尼泊爾待一個月,要不然我真怕妳就留在那隱居不歸了。



0 迴響: